昔日京津“风沙源” 如今塞上“新绿洲”
云州区地处山西省北部,辖9个乡镇、1个社区服务中心、12个社区、128个行政村,总人口15.1万。国土面积221.7万亩,其中:山区、丘陵面积占45.2%;平川面积占54.8%,沙化土壤面积达一半多,新中国成立初期仅有残林7000亩,森林覆盖率0.3%。岩石多、土层薄、土壤贫瘠、年平均降水量391.5毫米,沙化面积大,自然条件恶劣,是我国北方风沙危害严重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之一。2000年云州区列入国家京津风沙源首批治理项目区,历届区委、区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绿色接力棒一棒接着一棒传,到 2022年,全区林业用地面积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0.7万亩发展到 105.6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 34.8%。2007年被授予“全国防沙治沙先进县",2012年跨入山西省生态县行列,2013年被国家绿委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荣誉称号,2015年列入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2017、2018年被中国国士学会推选为“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和“十佳示范城市”,2018年被推选为首家“国际健康养生基地”。
一、加强项目建设 严格工程管理
严格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等规定,严把设计关、招投标关、苗木质量关、施工工序关和检查验收关,确保把每一个项目都建成精品工程。
二、注重科技攻关 促进良性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立地条件,探索出杨树退化林分修复示范、沟底速生丰产林示范、灌草间作示范、仁肉两用杏经济林示范等10种治沙示范模式,特别是加大杏树的示范推广,全区仁用杏、鲜食杏种植面积达5万余亩,近3万亩的杏树已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杏果产量达到5000万斤,干鲜果品收入超过1.5亿元,果树经营、果品加工和销售的家庭经营户达到了3000余户。
三、重视资源管护 巩固建设成果
近三年累计投入资金6100多万元,在火山群、遇驾山、落鹰山三个树木高大的林区,开通防火隔离带64.4公里,建设应急水源井4眼、储水窖7处、瞭望塔6座,建成了"5G+数联网智慧城乡"综合服务平台,安装森林防火视频监控80个,构筑起视频监控、塔台瞭望,地面巡护"三位一体"的森林防火预警监测体系,组建了一支55人的森林防火消防队,购置了消防车、运兵车、灭火器等各种防火器材,聘用396名护林员分片区网格化管理,做到早发现、早处置。
四、主动探索创新 拓展治沙产业
坚持生态与经济并重、治沙与致富共赢,吸纳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建设,最近5年先后引进资金435亿元,引进涉林企业13家,流转承包林地6.2万亩,种植枸杞、面萄、中药材、花卉等。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进程,为高质量发展做出了林业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