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林草湿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
大同市林业资源防治检疫监测中心在技术团队和各县区林业工作者的支持配合下,有序开展我市林草湿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全面推进普查进度。
草本生长进入旺盛期以来,市林业资源防治检疫监测中心按照省、市有关林草湿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的安排,组成普查技术团队先后深入到各县区林业局对林草湿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技术指导并督促工作进度。要求各县区要高度重视林草湿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严格按照省林草局的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普查任务。
中心技术团队针对各县区林草湿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任务样地名称不规范、填报内容短缺、影像质量不高、样地调查没有严格按规程设立、补充动物类调查、保证踏查覆盖率等问题对各县区提出了新要求。
二、外业调查取得阶段性成果。
中心技术团队对全市的林草湿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进行了数据汇总。截至九月底,全市已完成踏查覆盖面积293.55万亩,十个县区踏查覆盖率23.09%;调查人次3736人次,踏查路线953条,完成踏查样地1230个,样方数量1883个,样线数量101条。九月底已完成样地调查和信息采集录入工作。
在专家带队指导下,普查工作组通过摸排、实地踏查等方式,初步发现名录中外来入侵物种:小蓬草、曼陀罗、刺苋、反枝苋、圆叶牵牛、火炬树、野燕麦、刺果瓜、毒莴苣等。外来入侵物种记录852条,外业普查拍摄影像图片总数13843张。
三、下一步计划
下一步中心将严格按照《山西省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技术规程》、《山西省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质量检查细则》、《山西省外来入侵物种调查指南》、《林草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数据审核办法》、《林草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标本工作技术指南》对各县区林业局上报的系统数据进行审核,及时处理无效数据,并制定普查工作情况汇总表和数据初审问题清单,确保高质量完成外业调查结果汇总上报工作,为顺利完成林草湿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